顏色和性別無關 (跟味道也無關)
昨天天氣好, 出個遠門~
其實也沒多遠, 就是去塞納河邊走走. 算算兩公里, 兩個多月以來離家最遠的一趟”旅行”耶.
25度最宜人的溫度, 不炙熱的陽光曬在身上舒服乾爽, 藍天浮雲, 銀色瀲光的河水有巴黎古老城牆圓塔拱橋剪影背景… 以及爆炸的人潮. 即使沒有觀光客, 人還是爆多的.
看到正常生活 – 小貓叫, 小狗跳, 大人小孩四處跑 - 終於恢復, 春天到底是來了. 讓人開心安慰. 雖然每三五步就可以看到不遵守公共衛生規矩的人 (很想李小龍把他們一腳踹到河裡去!).
住了這麼多年, 去過一些城市, 巴黎的美隨著季節, 隨著光線, 隨著氣候, 仍不時讓我讚嘆. 河邊這條原本是貫穿市中心的快速車道被改成人行散步道後, 夏天時我經常來, 步伐隨著蜿蜒流線的道路看到對岸的建築, 河水的光影, 樹葉的顏色, 一步一景, 永遠不會看到同樣的風景, 也永遠不會有同樣的心情.
法國人的美感訓練真的不是只有在家庭學校博物館, 其實更多是在路上.
當然, 沒有公德心也是.
這兩天的新聞一直在討論被隨地遺棄的口罩, 可能造成的汙染, 以及對清潔人員和民眾造成的潛在病毒威脅.
一個醫療口罩大自然需要450年才能分解掉.
說真的, 人類才是汙染地球最大的病毒.
走了一大圈, 開心看到巴黎人解禁後的快樂和自私, 我悠然選擇穿過馬黑區回家.
不想做飯. 看到有點名氣的高校煎包, 帶4個回家, 再加一份抄手.
雖然很快速地騎著單車回家, 打開來趁熱喫. 煎包變硬, 抄手糊爛, 我喫了一肚子大便, 臉色難看. 解禁後的第一次外食竟然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場.
今早上市場買菜, 決心為昨天的恐怖外食報復. 巴士底只剩三個魚攤, 除了一個上過當, 打死不再去的以外, 其他兩攤隊伍雜亂無章, 買菜像搶慈善糧食, 令人沮喪.
可能是我晚到了, 剩下一些魚鮮都引不起興趣, 讓人更懷念上周日那隻又大又好又便宜的小鲆鯪.
買點淡菜吧. 簡單省事.
回家清洗一下, 把殼嘴邊的鬍子撕掉, 紅蔥頭切末, 薑切末, 深鍋裡下橄欖油, 蔥薑略炒, 轉大火把淡菜全下去翻炒. 加點酒, 加點辣椒粉. 再翻炒. 加蓋悶, 等貝殼略開口就可以關火了.
法國買到的淡菜一般有三種: 1. 法國bouchot養殖法的; 2. 荷蘭來的; 3. 西班牙的大淡菜. 法國人很愛吹噓自己的bouchot是最好的. 我倒不認為, 西班牙大淡菜其實也相當可口. 荷蘭的我少喫, 不予置評.
喫著喫著, 看到淡菜貝肉有兩種顏色, 奶白和橘黃. 我一直忘了去追究顏色的差異到底是甚麼. 上去問股溝: 有說是雌雄, 錯. 有說是奶白色品質較好. 也不對.
股溝接著解釋: 顏色和性別, 味道都沒有關係. 它是基因, 環境和所喫的食物色素造成的.
是不是, 跟人一樣嘛!